近期,随着最后一段乡级行政区域界线的踏勘确认与资料归档工作顺利收尾,高台县第五轮乡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全面完成。此次联检覆盖全县15条乡级界线共计271.05公里,涉及多个毗邻乡镇,通过实地核查、协议确认、协同共治,不仅维护了行政区域界线的法定权威,更搭建起乡镇间睦邻协作的坚实桥梁,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高位谋划聚合力,机制先行明路径。作为落实《甘肃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的关键举措,高台县将乡级界线联检纳入民政工作重点清单,按照“每5 年检查一次”的法定要求,迅速启动专项工作。我县成立了由民政局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划地名办公室负责人和各镇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民政局区划地名办公室技术人员和毗邻乡镇民政工作者为成员的联检工作组。深入研读历史档案资料、界线协议书及附图,结合县域地形地貌、村庄分布等实际特点,“逐段踏勘、对照确认、全程记录、同步销号”的工作标准,细化界线走向核查、地貌变化登记、隐患处置等各环节责任分工,确保联检工作有章可循、高效推进。
实地踏勘强根基,精准核验显担当。“此处以干渠中心线为界,与2003年《高台县乡级边界协议书》及附图一致,双方乡镇确认无误。”在骆驼城镇与宣化镇交界的干渠旁,联合工作组成员有序开展联检工作,县级工作组提前梳理2003年边界协议书、历史附图等核心档案,同步调试 GPS 定位设备、制定踏勘路线方案,为现场工作提供基础支撑;乡镇级工作组(骆驼城镇、宣化镇)携带纸质档案,现场对照界线走向,协助校准定位仪坐标,同时沟通协调双方乡镇的意见分歧;村级工作组(涉及边界的村社干部)凭借对本地地形的熟悉,指认干渠、田埂等历史界标,补充说明近年来因植被生长、地貌变化可能影响界线识别的细节。此次联检中,工作组克服部分区域地形复杂、植被茂密、通行不便等困难,严格依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和张掖市民政局《关于做好第五轮市内县乡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的通知》(张民发〔2025〕12号)精神及界线协议书及附图对全县乡级界线开展“拉网式”实地踏勘。
普法联动促和谐,长效共建谋发展。“清晰的界线就是‘定心丸’,既明确了乡镇责任范围,也让咱们村民办事更省心。” 在骆驼城镇边界村,村民王大爷听完工作人员的政策解读后说道。联检期间,工作组创新 “检查+宣传”模式,深入边界村庄、田间地头、集市广场,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咨询展台、现场答疑等方式,向群众普及《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甘肃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解读“平安边界”建设对保障生产生活、促进区域协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界线保护自觉。
针对乡级界线与农田灌溉、道路养护、林地管理等民生事务紧密相关的特点,工作组组织各毗邻乡镇召开边界协作座谈会,围绕界线管理、资源共享、矛盾化解等议题深入交流,共同签署《高台县乡级行政区域界线平安边界协议书》,建立“信息共享、隐患共排、纠纷共调、责任共担”的长效工作机制。
成果坚实护民生,筑牢发展安全线。经全面核查确认,高台县县域内所有乡级界线走向清晰可辨,与历史档案记载一致,未发现擅自变更界线、破坏界线标志物等违法行为。此次联检的圆满完成,不仅以实际行动维护了行政区域界线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更通过深化乡镇协作,打通了边界地区治理“堵点”,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扫清了边界障碍。
下一步将以此次联检为契机,持续完善界线动态管理机制,定期组织界线“回头看” 巡查,将边界管理与基层治理、民生服务、平安建设深度融合,让每一条界线都成为守护群众利益、连接乡镇发展的 “和谐纽带”,共同绘就高台县县域统筹、协同发展的新图景。